赠德成岩道者二首·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岩栖带灵境,寥寥布金园。跫然足音少,所遇麋与猿。

井灶白云里,枕席莓苔痕。悬灯梦石榻,蝙蝠飞前轩。

腹中楞伽经,心解口不言。众方委尘劫,此独求真源。

笋笠挂绝壁,卷衣弄潺湲。夜半月出山,泉萝四垂门。

了然忘天地,独与静者论。

猜您喜欢

  • 1.《触目六言二首·其二宋朝·周孚陂空凫鹜何在,寺古钟鱼或无。山气阴阴欲雨,仆姑端解欺予。
  • 2.《清晓坐四天王院宋朝·喻汝砺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当时亦姱嫭,作者...
  • 3.《偈四首·其三宋朝·释智本牙如刀剑面如铁,眼放电光光不歇。手把蒺藜一万斤,等闲敲落天边月。
  • 4.《偈十九首·其九宋朝·释守卓劝公一,识取心王万事毕。六尘堆里拾得来,历劫元来未曾失。
  • 5.《节节高明朝·叶宪祖升沈会有时。枉心痴。文章声价俱高贵。今何夕。是吉期。称良会。尽将女侠标奇异。凭教打入英豪队。更对斜晖进馀觞。人人莫负升平世。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