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彦时谢得圭之建上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才子溪行秋兴深,仙舟同汎复同心。也知王粲偏能赋,谁识稽康更解琴。

驿馆夜残明候火,市楼霜晓度寒砧。遥怜别后阳春调,客里何人为赏音。

猜您喜欢

  • 1.《食笋宋朝·曾几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 2.《还丹复命篇·其十五·七言三十首宋朝·薛道光识得阴阳要妙因,鍊成金液离凡尘。淘澄不是寻常事,姹女婴儿两要真。
  • 3.《过淩水县宋朝·释德洪野径如遗索,萦纡到县门。犁人趁牛日,蜑户聚鱼村。篱落春潮退,桑麻晓瘴昏。题诗惊万里,折意一消魂。
  • 4.《古冈八景和叶六桐明府韵·其二·紫水渔舟明朝·李之世几树疏杨间小桃,镜波如赭映城濠。渔船个个和烟宿,烟际遥山侣戴鳌。
  • 5.《牧羊关明朝·谷子敬恰才共野老清辰饮。因此伴沙鸥白昼眠。觉来时怎生这钓鱼船不见。这其间黄芦岸潮平。白蘋渡水浅。莫不在红蓼花新滩下。莫不在绿杨树古堤边。则见那人影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