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御史赴四川

朝代:明朝|作者:杨士奇|

青春衣绣有辉光,况复驰声白玉堂。承诏早持班氏笔,赐归先过郑公乡。

驿亭解缆江潮急,官舫闻猿峡路长。遥想三川旧行处,重来随地凛飞霜。

猜您喜欢

  • 1.《览友庄子文稿宋朝·赵时弥信手拈来语不惊,纵横漫与笔端呈。独崇尔雅追先辈,肯竞铅华逐后生。至宝何曾营琢削,神工自是谢锄耕。一篇三复还堪味,不觉今人解性灵。
  • 2.《穆清堂元朝·刘绍嘉木缭周垣,曲地荫丛薄。华堂澹初旭,昭昭纷沃若。鸣弦写幽旷,属咏接芳酌。风至穆以清,高兴荡喧浊。因怀柴桑远,道在匪冥漠。感物时自欣,千龄兹有托。
  • 3.《寄答苏廷襄明朝·何其伟梦入清斋路未真,觉来怜旧转伤神。荀陈谊重干霄汉,苏颋才华出世尘。一醉乡心时自起,三城秋事总忧贫。巴歌敢谓酬双璧,聊写相思寄羽鳞。
  • 4.《送方户部之金陵·其二明朝·余继登官是度支吏,人称画省郎。此行非落莫,吾道足徜徉。地胜当龙虎,台高有凤凰。知君能汗漫,赋就莫相忘。
  • 5.《为愚山侍讲题严荪友画清朝·王士祯山气化云云作烟,幽人蓑笠不知年。清溪曲逐枫林转,红叶无风落满船。
杨士奇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宰相,著名学者。
少时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实录》,进入官场,累官礼部侍郎,拜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先后历经五朝,身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由盛转衰,后因子致仕,忧虑不起。
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