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中丞还蜀·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元戎幕府檄书成,袍鼓春风遂不鸣。东观齐名推李杜,西台独坐见澄清。

君王更寝中山箧,谈笑堪销渤海兵。暂去恐非高卧日,伫看安石起苍生。

猜您喜欢

  • 1.《满江红·小住京华近现代·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身...
  • 2.《挽李山甫教授元朝·陈镒避乱山中白发垂,近闻访旧入城池。芦花月淡人无处,桂子风凉雁过时。旅衬回程扶道左,举家迎哭向溪湄。他乡莫恨相知少,自有门生奠酒卮。
  • 3.《偈十六首·其七宋朝·释士圭一阳生,万物萌。天本清,地常宁。四时行,万汇成。如纬经,如权衡。天心平,人心诚。日月明,鬼神警。方知天地分浊清,古今无亏盈。圣泉拄杖犹通灵,敲骨出髓。方悟从上诸...
  • 4.《睡鸭明朝·朱泰祯绿萍扫罢柳梢齐,疏雨斜阳思转迷。此际池塘眠正稳,风花吹梦过桥西。
  • 5.《居庸关明朝·李默山堂石堑转嵯岈,铁障棱棱势欲叉。细柳半屯三辅甲,材官尽出五侯家。重城月闭边声黯,间道林归猎骑哗。多少雄图总湮没,战场空倚夕阳斜。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