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萧萧山上草,悠悠山下道。长城一何长,远望多悲伤。

远望不如归,游子日依依。依依复累累,涕泣当为谁。

高台知天风,鸿雁知天霜。欲媚更无人,欲去更彷徨。

浮云西北来,我马顾之鸣。愿附尺素书,迢迢东南行。

浮云不可托,素书不可成。十年违室家,安知即平生。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秋日过屏山庵·其二宋朝·戴炳山泉清且甘,漱之冷侵骨。拂苔坐石上,松风更萧瑟。悠悠行空云,何心自出没。六凿忽玲珑,吾计良未失。
  • 2.《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其三宋朝·释德洪喧热婆罗大火聚,无厌足王刀锯场。闻道饱参俱透过,来寻初友见清凉。
  • 3.《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一明朝·祁敕我爱山中好,山泉彻底清。悬崖生断续,照影鉴空明。蜡屐寻源去,风瓢带月倾。十年尘土梦,一酌顿能醒。
  • 4.《对庭树明朝·李之世不见室中人,空对庭前树。庭树发新葩,攀条人已故。荒苔封旧径,犹记游行所。幽禽亦何知,两两花间语。
  • 5.《六么令明朝·邵璨末:裙钗守困贫。寄食他家举眼无亲。豪门欲与缔朱陈。凭传语意中人合前。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