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其四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如草偃风,夜虫附明。西子虽姣,不属于盲。歌以言之,显者易为名。

猜您喜欢

  • 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朝·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2.《咸阳王功德诗·其六元朝·吴当谕之恩信,涤汝烦苦。简节疏目,咸得理所。
  • 3.《水西门外泛舟明朝·申佳允载酒临寒渡,春阴罨客厨。翠微天阙树,烟雨莫愁湖。双鬓怜沙岸,孤舟寄野凫。江云何黯澹,欸乃若相娱。
  • 4.《偶赋四首·其三明朝·何巩道旧馆青苔雨后滋,沉吟多在欲归时。草迷断梦难寻路,花惹游丝再上枝。满院晚风移腊烛,半园新月罢围棋。琵琶怨尽商人妇,此恨谁怜白傅知。
  • 5.《感事明朝·邵璋两鬓萧骚客梦寒,恨无丹药返衰颜。烦劳毕竟空皮骨,照察谁能见肺肝。搅扰物情仍降罔,分明天理自投艰。荆南一路生灵哭,只少庞参再补官。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