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一装。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

猜您喜欢

  • 1.《小桧宋朝·韩琦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 2.《至日和仲宝大学士韵元朝·吴当御扆当阳扇影回,乐声齐起殿前雷。行天黄道常依日,报国丹心未许灰。金锡衮衣归黼黻,琼楼玉宇尚崔嵬。谢安再为苍生起,调化真宜法斗魁。
  • 3.《题李后主画鹌鹑明朝·石宝翠袖成围紫殿深,曾看一胜抵千金。如何解甲临城日,不及山禽有斗心。
  • 4.《渔家竹里半开门明朝·祁顺一簇人烟水竹隈,黄昏沽酒得鱼回。柴门欲闭还留却,少待清风明月来。
  • 5.《偶书明朝·李贤玉堂清不寐,尽日作秋阴。阁吏传将晚,收笺罢细吟。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