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一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高楼出西北,下有故乡道。浮云蔽天起,回飙响秋草。

四时更相至,人生自着老。伤彼游子颜,戚戚难独好。

携手不须臾,弃捐一何早。努力以为乐,泣涕复盈抱。

猜您喜欢

  • 1.《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其二元朝·吴当雄虎之台,郁郁丘土。其伏未耀,本干深固。
  • 2.《句·其一宋朝·陆佃辂从元朔朝时破,花是高秋宴后萎。
  • 3.《端州桂林书院联清朝·方浚师小山旧近使君居,望月思乡,正香满蟾宫,可许八公移桂种;广厦新成多士庇,临风作赋,愿学宗鹿洞,好凭五子证薪传。
  • 4.《和阁老舍人曝书会宋朝·钱协天禄图书府,芸签岁曝频。翻经穷藏室,赐会集儒绅。顾陆高标好,钟王妙入神。司无椠俗吏,来预石渠宾。
  • 5.《明朝·沈守正春雨何太恶,轰雷更助嗔。阶平盈尺水,蕉长来年身。莺哑浑无韵,龙腥似傍人。邻家海棠树,应作马嵬尘。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