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十三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阖闾为无道,厥欲如蛇豕。荐食视上国,乃政从楚起。

昭王在草泽,群臣不复纪。使者哭秦庭,七日未得理。

入郢既已甚,丘陇行见箠。感兹告急言,誓彼同袍士。

贤臣亦多术,存亡尤独美。

猜您喜欢

  • 1.《台城唐朝·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 2.《咏史八首·其三·秦二世明朝·王佐(汝学)地能埋死不埋愚,黔首不愚秦自愚。胡亥一愚愚到死,却将法令罔诗书。
  • 3.《偈十二首·其七宋朝·释本才鸡鸣丑,一颗圆光明已久。忽然抖擞起来时,问著依前还漏逗。还漏逗,拟欲藏身北斗前,应须合掌南辰后。
  • 4.《靖节祠宋朝·释祖可靖节非傲世,带耻为人束。郁然霜雪姿,受正如松独。高歌归去来,自种松与粟。寓意琴书间,处己审缨足。倾觞三径醉,颓然忘宠辱。江山有遗迹,庶以拯流俗。
  • 5.《听谈诸边炎瘴清朝·牛焘在边谈边瘴,挥麈试驱蚊。传言或过甚,聊复纪所云。炎天铄金石,落日飞红尘。夜中天开笑,空霆声砏磤。赤地皆焦土,蛮烟郁似餴。秋风不早下,岚阴腾昈纹。此时类寒食,禁火...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