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李攀龙|

风尘问道欲如何,二月崆峒览胜过。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

长城雪色当峰尽,大漠春阴入塞多。已负清尊寻窈窕,还将孤剑倚嵯峨。

猜您喜欢

  • 1.《波罗蜜明朝·王佐(汝学)大易称硕果,此物无与友。重大难著枝,一一树腰吐。造化妒全美,命形有好丑。好者如圆瓮,丑者如缺缶。周壳刺森森,乍见惊触手。秋来腹酿蜜,好丑无不有。簇簇黄金胞,十百...
  • 2.《麻沙八景诗·其三·云岩山色宋朝·蔡元定山染烟光弄晚岚,几多碧色映寒潭。篆烟销尽金炉冷,云满岩前月满庵。
  • 3.《读古德传八首·其六宋朝·释德洪闲中不省岁月改,但见四山青又黄。指客却随流水去,笑渠世路未全忘。
  • 4.《午坐明朝·石宝松韵洒寒发,清风销积怀。似难芟恶草,无可障狂霾。湖海书频滞,山林愿未谐。知音不相待,明月满秦淮。
  • 5.《泛舟严陵(己酉)·其四明朝·朱同来时水没干滩平,归去水落石峥嵘。却看岸痕思前日,舟在垂杨树巅行。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