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兴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宦游无定踪,飘飘任南北。今年在并州,邂逅过寒食。

花枝红欲燃,草色翠如织。群鸟鸣閒庭,喧啾竞朝夕。

飞絮随东风,轻盈粘几席。而我与春光,相看俱是客。

春归已有期,我归应未得。对景不成欢,喟然长太息。

太息复何为,挥毫题素壁。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蝴蝶儿·蝴蝶儿唐朝·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 2.《还自乐寿寄卢行之三绝句·其一宋朝·许景衡涨水经春处处通,悠悠双桨夕阳中。谁教醉眼添诗思,不是松江万顷红。
  • 3.《有所思明朝·石宝双星荧荧隔秋水,秋入城头漏声里。窗间梧桐风瑟瑟,青鸟南飞月华白。朱弦一拨意已传,梦绕博山双紫烟。藕丝易脱云易散,十二碧峰秋雨前。
  • 4.《明朝·朱同顽躯岂望风云会,素志长怀铁石坚。待到文明开圣治,负图也学出河边。
  • 5.《送司寇金公诗明朝·祁顺圣皇御极,治迈尧汤。水旱流行,伊数之常。维兹江右,民物阜康。近厄于水,复罹旱荒。蒸人嗷嗷,盗贼滋蔓。奏章上闻,当宁嗟叹。曰吾赤子,曷遭此患。援溺救焚,义不可缓。...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