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写怀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甘雨洗尘寰,爽气涤烦襟。参差庭前树,蓊蔚敷繁阴。

凯风泠然来,好鸟送佳音。俯瞰池塘水,粼粼清且深。

中有双鲤鱼,随波恣浮沉。睹兹节物佳,击节动讴吟。

万事毋足论,大化契我心。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送傅与砺广州教授元朝·倪道原秋尽黄茅瘴雾收,计程君合到交州。天垂北极星文□,地尽南图海气浮。灵药谩从方士采,明珠岂效贾胡留。临歧不作经年别,有约看花上苑游。
  • 2.《送黄炳宋朝·严粲未尽连床话,匆匆又语离。襟期无限事,书寄若为辞。昔别已十载,重逢还几时。孤舟明夜月,何处照相思。
  • 3.《天山草堂与杨贞复论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其一明朝·何维柏柳塘竹坞睹风轻,日午黄鹂深处鸣。读罢草堂无一事,尊前同对水云清。
  • 4.《贫居自述·其七明朝·李孔修年去年来不记年,天寒天暖总由天。心无事扰迟迟起,身怯衣单早早眠。酒可消愁多饮酒,钱能招祸少求钱。从来富贵天生定,何必区区为利牵。
  • 5.《鱼翅清朝·毛士钊击浪排空后,游鳞鼓翼时。清风生两翅,至味出双鳍。剔作条条玉,镕成细细丝。芬芳浮鼎俎,燕饮乐咸宜。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