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间画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看山如看画,听水如听琴。水流碧溪转,山高白云深。

俯仰天地间,万物本无心。松风飒然来,为我涤烦襟。

猜您喜欢

  • 1.《道情·老书生清朝·郑板桥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 2.《堈碓元朝·王祯杵臼搜奇作碓堈,米翻堈滑恣舂撞。铁笼木末装全杵,皮护篘材倚半腔。频作低昂身与共,惯成踏蹑足须双。近随文轨通南北,不独铿鍧在楚邦。
  • 3.《望九华山明朝·王渐逵晚发大通口,轻风袭高帆。亭亭东南际,云是九华山。我爱谪仙人,标格凌世凡。美名朝一改,千古出人间。数峰耸天极,缥缈如云盘。何时一跻眺,去采青琅玕。
  • 4.《金谷明朝·何荆玉谁将消息问虚盈,金谷荒凉感慨生。锦绣已收悬处色,珊瑚犹想碎来声。楼成沧海无园战,人学飞花堕地轻。自是不关奴辈妒,从来殊质解倾城。
  • 5.《湖上白莲十首·其四明朝·何巩道尽日湘江捲画帘,清歌应拟雪梅兼。生成水国能禁火,高卧冰盘不受炎。天地有情容我老,水云无恙许惟添。素心近得渔翁识,明月清江梦若恬。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