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城八景·其二·大河春浪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冰泮洪河春意深,桃花新涨涌千寻。凌波钓艇纶竿湿,近水人家树木阴。

危岸堕沙沉鸟迹,长风鼓浪听龙吟。临流自得沧浪趣,一曲高歌绝赏音。

猜您喜欢

  • 1.《太上感应篇宋朝·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
  • 2.《次韵和冲卿中秋不见月宋朝·沈遘木叶飘飘客正悲,浮云更起蔽朱曦。分无好月临清夜,且共芳樽乐盛时。密户那忧风荡烛,重帘宁怯露侵肌。金壶漏尽玉山倒,天外晴阴谁复知。
  • 3.《过韫秀堂观仲豫二诗因次其二宋朝·释道潜荆溪一别十年馀,流窜何尝定所居。等与山河同幻质,更将三界作蘧庐。
  • 4.《送谢侍御按云南明朝·石宝倾盖论文两不疑,别难方恨定交迟。霜风万里随王使,月夜何人听杜诗。望入南山云正白,春生溟海树先知。与君报国心俱在,矢直衡平欲问谁。
  • 5.《竹枝词十八首(一作·元·任昱·诗)·其十八明朝·朱同小姑拟郎去不归,为郎打瓦复钻龟。青山尚有飞来日,岂有人无相见时。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