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溽暑随风散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溽暑随风散,微凉趁雨生。萧萧树头叶,已解作秋声。

猜您喜欢

  • 1.《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十四元朝·李昱牝鸡司晨祸,变乱五十秋。向非张公能,唐室几为周。斩本须斩根,绝水当绝流。惜哉不及此,三思乃见优。事机一以失,养患成奸谋。崎岖道路远,竟死谁之尤。
  • 2.《沁园春·访郑平子先生明朝·王翃北下平桥,西通小巷,家于半村。视门庭萧寂,居然名士,书琴静好,澹尔清人。矮菊花秋,高林竹夏,暗水鱼行触约纶。聊栖隐,任单扉昼掩,隔破风尘。柴桑应是前身。八十日辞...
  • 3.《沈醉东风·想着他风流少年元朝·张寿卿想着他风流少年。曾和俺在月下花前。虽不曾共绣衾。虽不得同罗荐。也两个诗酒留连。今日个将小扇轻纨出画筵。可知是非吾所愿。
  • 4.《荅沈客子示洞庭新诗清朝·王士祯吴越具区薮,中浮两洞庭。逸情逐花水,长啸独扬舲。灵笈传神禹,丹砂访蔡经。抽帆吾计得,同看莫釐青。
  • 5.《菊影·其二清朝·汪文柏篝镫斜照粉墙间,枝叶分明似可攀。竟夜不移香不染,晚年相对意相关。解衣泼墨临偏反,扣户邀人数往还。嫩蕊酿成光色好,更宜杯底见南山。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