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朦朦淡月映窗纱,坐听严城动鼓笳。自是归期难准信,生憎银烛又开花。

猜您喜欢

  • 1.《曝背元朝·李昱爱日经檐处,终朝曝背时。兴深随境入,情盎与春期。草木应同惠,乾坤亦自私。由来至人乐,未许俗流知。
  • 2.《再赠唐荆川二首·其一明朝·王立道厌看城市每移家,背郭园庐十里赊。为觅渔竿仍种竹,恐妨瓜地罢栽花。病烦送客携孤艇,手校藏书过五车。草就玄经谁与授,知君弟子有侯芭。
  • 3.《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其二明朝·李之标总为乘凉夏日游,无风此地亦云流。山藏宝界森森閟,客到禅堂事事幽。尝对上方浮泗磬,更饶静藏素瓷瓯。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羡青龙竹叶舟。
  • 4.《遥题王咸中石坞山房四首·其二清朝·王士祯高情耽野逸,文采旧清门。迹与市朝远,心将达者论。飞泉晴界道,修竹雨连村。谁识逃名客,蓬蒿方灌园。
  • 5.《赠劳山隐者清朝·王士祯何许藏名地,秦山海上深。半夜白日出,风雨苍龙吟。静侣行道处,不闻樵采音。清泠鱼山梵,寂莫成连琴。晓就诸天食,暝栖薝卜林。因知安居法,一契无生心。我亦山中客,悠悠...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