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行太行山中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信马行行过太行,一川野色共苍茫。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

世事无端成蝶梦,畏途随处转羊肠。解鞍盘礴星轺驿,却上高楼望故乡。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唐朝·不详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 2.《雪舫夜坐元朝·张仲深野人雪舫大如斗,中有六尺枯藤床。一窗灯火夜淡淡,满园风雨春茫茫。杏花已开江草短,燕子未来杨叶黄。湖山秀色可揽结,明朝归去聊徜徉。
  • 3.《滕王阁明朝·朱宗良覆槛飞甍古阁雄,疏帘高栋厂天风。彩云尚想霓旌驻,娇鸟如悲翠琯空。江送波涛来浩渺,雨移岩岫入溟濛。丹梯更峙巴山外,词客千秋兴未穷。
  • 4.《舟中送别诸子明朝·李孙宸送客逢春倍黯然,片帆如练湿江烟。来时喜命相思驾,回日仍同尽兴船。中岁每伤亲友别,剧谈还借酒杯延。知君未厌江乡色,荔子丹时订后缘。
  • 5.《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明朝·沈光文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