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清源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荒城数里半淤沙,衰柳千株集乱鸦。道上双驺迎使节,水边一犬吠人家。

重重山色迷行色,点点霜华入鬓华。遥忆江南好风月,客窗清夜梦梅花。

猜您喜欢

  • 1.《漫赋宋朝·密璹贫知囊底一钱无,老觉人间万事虚。富贵傥来终作么,勋名便了又何如。季鹰未饱松江鲙,鲁望将成笠泽书。自是杜门无客过,不关多病故人疏。
  • 2.《访祝舜俞新居宋朝·李正民平湖渺渺浸城阴,窈窕垂杨一径深。千万买邻真得计,六年种竹已成林。棋枰胜负消长日,琴韵清幽见古心。萍泛蓬飞本无系,新亭何必苦沾襟。
  • 3.《郭伯成荣登宋朝·释德洪快马东风走帝京,归来门巷绿阴成。顷知一第文章贵,能致三公衮冕荣。子涉风波方箠探,我闲几砚觉尘生。赠诗谁似王摩诘,翰墨场中独策名。
  • 4.《谒嵩禅师塔宋朝·释德洪吾道例孔子,譬如掌与拳。展握固有异,要之手则然。晚世苦凌夷,讲习失渊源。君看投迹者,纷纷等狂颠。韩子亦儒衣,倔强称时贤。凭凌作诟语,到死不少悛。后世师韩辈,穴攘...
  • 5.《求初老墨梅宋朝·释祖可手开玉玺心希有,乃得横烟冰雪枝。枯木堂中安用许,适堪病眼发新诗。
于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谦(1398年5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貌预示了诗坛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