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由丹阳入京

朝代:明朝|作者:夏完淳|

万里山河拱旧京,楚囚西去泪如倾。斜风衰柳丹阳郭,细雨孤帆白下城。

残梦忽惊三殿报,新愁翻觉一身轻。从军未遂平生志,遗恨千秋愧请缨。

猜您喜欢

  • 1.《咏牡丹宋朝·王溥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 2.《宋朝·刘况夜观月色如银色,朝听潮音杂梵音。
  • 3.《奉詶句曲外史元朝·薛如鉴绣簇花攒百幅新,故应重唤谪仙人。灵台一霎交梨熟,漫向峰头拜七真。
  • 4.《客有谈海上己亥之变诗以纪之清朝·王焜往事茫茫话劫灰,屡经兵燹使人哀。但夸南北凭天险,不信孙卢截海来。白骨青磷愁向暮,茧丝保障究谁才?自从庙算添戎旅,铁瓮吹笳万马回。
  • 5.《送王石谷南归清朝·王士祯君忆慧车子,言归乌目山。帆随五湖阔,心与孤云闲。泼墨营丹嶂,开笼放白鹇。遥知破山寺,高卧掩松关。
夏完淳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完淳(1631年10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人,江府华亭县(今上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柳亚子《题<夏内史集>》第5首:“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