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南还作·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归有光|

半月困漳、卫,今旦望邹、峄。景风时迎舟,积水不盈尺。

行路日淹留,归思愈急迫。昔往冒飞雪,今来见秀麦。

蕴抱无经纶,徒旅空络绎。西苑方呈兔,东郡亦雨鲫。

番禺有假号,建州乃充斥。奈何唐尧朝,不用贾生策?

玄文故幽处,卮蜡益润泽。天命苟无常,人生实多僻。

去去勿复言,牧豕在大泽。

猜您喜欢

  • 1.《再游玄都观唐朝·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2.《怀余约斋·其一明朝·王渐逵夫君久客旅,吾亦事耕农。穗城一分暌,六载问不通。讵意珠海浔,野服得相从。世俗纷转更,尚留好颜容。欣对谢主人,感我一尊同。平潮际芳洲,广树多惠风。踟踷不能去,于焉...
  • 3.《翠华岩七真洞明朝·王樵似我华阳洞,何时住七真。问僧僧不语,为拂石床尘。
  • 4.《品字令宋朝·释了元觑著脚。想腰肢如削。歌罢遏云声,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归去,强罢身心虚霍。几回欲去待掀帘,犹恐主人恶。
  • 5.《病后过道场山漫成元朝·赵涣连日南山风共雨,染深溪色绿依依。官閒自喜诗添稿,病起谁怜带减围。柏府无才名漫在,草堂有约梦频归。足艰未快登临兴,空羡云间鸿鹄飞。
归有光的诗词曲代表作

归有光(1507年1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
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