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漕湖钱氏钱本吴越王裔聚族于此地名钱港

朝代:明朝|作者:归有光|

钱港湖乡杳,名家古木裁。微茫诸水汇,飘泊一船来。

问遗交情厚,流连笑口开。因看吴越谱,世事使人哀。

猜您喜欢

  • 1.《赠刘景文宋朝·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2.《送蓬仙兄返里有感·相逢萍水亦前缘近现代·周恩来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 3.《送薛侯宣博士上春官明朝·李畅岳立儒林鬓未皤,横经谁不羡西河。两龚学就师承远,大戴书传子弟多。价比南金初入洛,名同片玉晚登科。金明池上花如簇,好向春风策马过。
  • 4.《禅室灯明朝·李之世已知光是幻,难道照非缘。灭尽归何处,将残续有权。分能千百影,聚亦往来烟。此际原无著,聊凭膏火传。
  • 5.《去邪蒿曲明朝·沈鍊博士邢恃名光北史,六经渊源授太子。厨人但知进甘旨,邪蒿滋味只如此。名恶物必贱,何用奉玉齿。至哉邢子心,弼亮以终始。珍馔不进不休,邪蒿不去不止。
归有光的诗词曲代表作

归有光(1507年1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
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