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林郑为文学我家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林郑为文学我家,波澜议论阔无涯。
两年不见何时到,望断嶓江八月槎。

猜您喜欢

  • 1.《吴宫唐朝·李商隐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 2.《次子字韵呈郑太玉宋朝·洪刍斯文不可见,犹欣识之子。端如逃虚空,而闻跫音喜。历历海南事,细话倾我耳。悠悠世上情,毁誉私彼己。是事姑置之,斯文长已矣。风味契渊明,流落逾子美。从来直如弦,多作...
  • 3.《自寿清朝·方鹤斋七十老翁何所求,五年以长更谁愁。可怜无地舒青眼,常使先生搔白头。饮少每惭欧户小,债多难洗阮囊羞。邻家高士同生日,自寿诗成相唱酬。
  • 4.《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其一宋朝·赵君锡乐人都用教坊家,席上群公换口誇。内里宣来蕉叶盏,御前赐出缕金花。
  • 5.《杂感三首·其一清朝·王昊直北长河日夜流,宣房遗迹总堪愁。黄旗万舸喧淮口,白马千家哭汴州。筑岸已迁都水使,转筹谁是富民侯?可怜璧马虚沉外,不救南方赤地忧。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