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寄好义·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初旭湿霜痕,溪流缓复奔。路因频到熟,心待旧交论。

山势随村曲,窑烟接海昏。知君多善教,所至俗还敦。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溪边舞·叠字体唐朝·敦煌曲子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 2.《送郑寺丞过洪州·其一宋朝·彭汝砺盛德鸿枢后,才华日久新。声名飞海岳,步履望星辰。棋锐如无敌,诗成似有神。当涂难久滞,行楫桂花春。
  • 3.《次后韵宋朝·释德洪平生迈往气,酝造次公狂。才高簿书缚,貌和无叹伤。君看此风味,自是万夫望。利害方焚如,唾笑皆清凉。颍皋旧庐在,顷稻连亩桑。时以笏拄颊,阻隔如涧冈。少陵功名念,看镜...
  • 4.《自靖祠祀练公子宁明朝·江琦(公良)中原龙战起,万国撼雷风。天意别有主,人心独在公。青山无断骨,白日见孤忠。到此看臣节,羞言靖难功。
  • 5.《无题明朝·李寄竹里能仁寺,光邀屐过溪。晚风松中霁,春树鸟新啼。茶践三年约,诗开旧日题。桃源身误入,归路暮云迷。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