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菊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蚤带春泥种,频添沃壤培。如何九日至,不见一枝开。

时过花何补,天寒客懒来。便须连夜发,莫负掌中杯。

猜您喜欢

  • 1.《二月大雨江涨晚晴作三首·其二宋朝·释德洪我在湘西画牒中,时高时作送飞鸿。事治山翠经旬雨,印可春晴尽日风。引步幽探聊自适,满怀疏快与谁同。东君倾写无馀蕴,都放山茶称意红。
  • 2.《再次前韵奉德馨同年明朝·江源螺川驿里劳相送,日暮乘船过水村。性敏看君公事了,才悭觉我簿书繁。枕蓑谩忆山人睡,剪纸谁招旅客魂。二十年来新旧事,篝灯曾记一宵论。
  • 3.《晚发二首·其一明朝·何巩道风急扁舟渡海门,归帆高逐晚鸦喧。雪痕满岸溪边月,叶罅藏灯树里村。故土举头行渐近,禁城回首梦偏繁。烛花空对雄心尽,世事浮沉谁与言。
  • 4.《满江红·和张孝祥咏雨明朝·李雯回首高唐,凉天近、暮云不卷。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游鱼唼,珍珠点。风柳外,离人畔。做朦胧一幅,...
  • 5.《和谷中堂秋兴·其一明朝·邵天恩长空月浸水明楼,无限幽怀笑白头。三径余花消暇日,一声孤雁报深秋。声随萍梗虚飘瓦,情寄江湖欲放舟。已负平生英烈气,何须谈笑觅封侯。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