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猜您喜欢

  • 1.《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宋朝·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
  • 2.《天寿日简行礼者元朝·辛敬去岁因登白玉筵,汉官仪羽习朝天。雨多金殿生清气,日照璇阶上紫烟。在野只知存魏阙,趋宸深念拜嵩年。腐儒通籍嗟何补,只有丹心似日悬。
  • 3.《送淳于温其宋朝·吕陶五陵豪客揽归鞍,行矣休嗟蜀道难。世治不须专将阃,才雄自可陟诗坛。虎符金印亨途在,夜笛秋琴逸气安。至宝投人犹按剑,慎将骚雅载毫端。
  • 4.《漫书次陈白沙韵二首·其一明朝·石宝中年虽过未扶筇,尽羡人间白发公。花下一壶那敢惜,江乡多雨况多风。
  • 5.《一剪梅·酒月琴风忆旧游清朝·王允持酒月琴风忆旧游,半在杭州,半在扬州。无端春色冷于秋,也为莺愁,也为花愁。夜阑独自倚香篝,拈尽诗筹,数尽更筹。相逢何处木兰舟,梦断楼头,肠断江头。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