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其三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慨余徒就老,羡子早驰名。幽谷迁莺语,九皋孤鹤声。

课蒙聊给膳,教子力勤耕。身世相忘久,山猿总不惊。

猜您喜欢

  • 1.《漆园唐朝·王维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 2.《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二宋朝·苏过采椽竹屋亦天真,但喜相望北阮邻。等是南柯游此世,聊将传舍诳吾身。高门恐负于公志,近市空惭晏子仁。定枕不闻尨也吠,荜门圭窦固应贫。
  • 3.《题成和公义字说元朝·张达成子有至性,端居常晏如。名言谨佩服,肃穆古制初。济物怀惠爱,秉心无锄铻。温温春阳集,蔼蔼众卉舒。耕凿肆馀暇,还读案上书。有时忽而笑,掩卷重嗟吁。得意任所遇,焉知...
  • 4.《谒孔庙明朝·祁顺朝鲜诗礼独称雄,孔庙规模上国同。数仞门墙无路入,千年丝竹有神通。斯文自与天长久,吾道常如日正中。四海车书今一统,典章何处不尊崇。
  • 5.《渝州夜泊清朝·王士祯涂山斜月落,巴国曙鸡鸣。乱艇烟初合,三江潮夜生。霜寒催晓角,石气肃高城。不寐闻猿啸,迢迢入峡声。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