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每怀海上三秋别,来借山中一榻眠。妙论久容亲讲席,深杯相劝惜离筵。

时清共喜闲身健,情重翻令别意绵。他日朝廷访遗老,吹嘘拟进白云篇。

猜您喜欢

  • 1.《桂林唐朝·李商隐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 2.《咏贫士 其四晋朝·陶渊明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 3.《送李季成宋朝·许景衡花入新年好,传觞日倚栏。故人从此别,春色更谁看。洒落馀篇翰,芬芳识蕙兰。片帆天际晚,回首独江干。
  • 4.《海珠寺诗六首(有引)·其四明朝·何吾驺石鲸鳞涌湛金轮,风动漨漨万里津。直北浮云馀仰睇,四方多难此閒身。愁看雉堞摇江练,笑指珊瑚上钓纶。千古茫茫天上下,镜中楼阁画中人。
  • 5.《送金开府还武林·其二明朝·佘翔八载纾南顾,重臣两鬓丝。艰危满眼急,牢落寸心知。雁度惊风冷,帆摇带雪迟。五湖烟月好,长啸学鸱夷。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