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山纪行·其五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客久贤王两赐衣,不知春到巳春归。清朝试出都门看,留得残红一片飞。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朝·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
  • 2.《送李侍御赴安西唐朝·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 3.《荷叶杯·我忆君诗最苦五代·顾敻我忆君诗最苦,知否?字字尽关心,红笺写寄表情深。吟么吟,吟么吟?
  • 4.《偈一百二十首·其一百一宋朝·释怀深四海五湖人,慧林同禁足。譬如学牧牛,身心要淳熟。常耕自己田,莫犯他人谷。一句若参差,九旬何面目。
  • 5.《筹边楼清朝·毛澄西川节度筹边处,万里岩疆锁一楼。坐见金汤围剑阁,几闻玉斧划刀州。军行细路青天近,戍撤秋关黑水流。太息斯人无复再,干戈满眼不胜愁。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