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其七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东海西头是我家,门前花径接鸥沙。三年别后徒多恨,敢道诗书读五车。

猜您喜欢

  • 1.《建昌民歌唐朝·不详我有父,何易于。昔无储,今有馀。
  • 2.《答丁逊学虞公务见寄·其一明朝·王汝玉前峰暝色起,四野黯将暮。缅怀故山人,相望阻欢晤。戚戚抱离愁,冲冲动忧素。岂无江上舟,泛此烟中渚。尚为文墨系,未果戒归路。载歌投赠篇,惆怅徒延伫。
  • 3.《栽松宋朝·释怀深栽松须觅曲松栽,养就山林拥肿材。直是无人著眼看,岁寒方得老岩偎。
  • 4.《峄山明朝·成伯龙松声泉语递纷纷,天籁翛然到处闻。山客起居多枕石,林鸦出入动乘云。琴成半死孤桐树,碑灭全消小篆文。度世好随仙子去,紫箫吹向玉宸君。
  • 5.《元夕阴雨偶成次陈园公枢部韵明朝·李士淳举酒招明月,清辉若渺茫。烛烧残夜泪,风送隔墙香。长袖偏工舞,高谈最易狂。荒田堪种秫,谁复问津梁。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