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十九·布帛文被体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猜您喜欢

  • 1.《西湖竹枝词·西京寄书三载强元朝·吴复西京寄书三载强,锦心织出双鸳鸯。肯逐大堤杨柳絮,一翻风雨一翻狂。
  • 2.《挽罗德秀元朝·凌希惠倾盖相逢三十年,几同灯火勘丹铅。凌云自负相如赋,分葚人知蔡顺贤。讲席方欣占雀冠,夜台何遽合龙泉。仪刑未远遗芳在,一酹清觞为泫然。
  • 3.《泰山发秋潦元朝·揭祐民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秋成一月浸,百草...
  • 4.《送渭侍者省师叔印宗就问讯元朝·无愠徂徕之松渭川竹,劲节高标拔尘俗。衲僧行志亦如斯,甘分空山抱幽独。香严一击忘所知,鸟窠叠足忘危枝。只将松竹代说法,布毛何用拈来吹。道人东寺有师叔,慎莫抛家事驰逐。...
  • 5.《送王东华明府考绩五首·其五明朝·沈鍊扬旆邯郸道,蹁跹多柳条。何因不攀折,欲赠意先摇。义胜銮声远,神清马鬣骄。空情托流水,相送出河桥。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