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郑好义见贻韵·其四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幼安老丘壑,千载想高情。鄙哉华子鱼,轩冕良可轻。

功名世不少,孰与节义并。至乐有天贵,苟得非吾荣。

临风发长叹,欲为智者评。

猜您喜欢

  • 1.《柳梢青·病酒心情宋朝·黄简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天涯翠嶂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 2.《白桃花宋朝·沈隐思围桃开傍水晶墙,洗尽胭脂学素妆。玉洞春寒笼月淡,银床晓梦怯风狂。好随崔女歌残雪,肯逐王郎送暗香。唯有梨花堪作伴,平阳空自系愁肠。
  • 3.《东流道中作宋朝·彭汝砺轻快飞舆出古城,蟠迂行径转沙汀。鸬鹚映日露纁翅,鸿鹄斗风开雪翎。水瘦不藏寒石绿,云归才见远峰青。苦怜野色溪光好,倍觉诗魂酒魄醒。
  • 4.《次叔父思亭原韵明朝·李奕茂每从月朔涉芳园,雨露凄其对此轩。鸟绕深枝啼不定,梦依修竹泪偏翻。居遥曾莫馀三里,音隔那当是九原。共被贻谋犹未振,门庭偏愧雀罗喧。
  • 5.《张祜题诗处清朝·杜谷张祜题诗处,烟莎认旧踪。二泉留沆瀣,五字削芙蓉。激石开新藻,撑云失故松。千秋一高咏,闲坐夜闻钟。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