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歌风台下春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汉祖当时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台前老人争拜跪,柱杖麻衣见天子。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随鬼。

翻思昔日亭长时,一心捧檄日夜驰。耶今宇宙过四海,一榻之外谁撑持。

却令猛士镇寰宇,安得长年在乡里。可怜创业垂统君,后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少年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藏弓烹狗太逼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致令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悲唱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咸阳宫阙亲眼见,不忍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古来世事无不然,稍稍功成忘险阻。

荒祠古庙名歌台,前人巳尽今人哀。感激悲歌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猜您喜欢

  • 1.《刘侍中宅盘花紫蔷薇唐朝·章孝标真宰偏饶丽景家,当春盘出带根霞。从开一朵朝衣色,免踏尘埃看杂花。
  • 2.《清明日至潜江马上先寄王炳之陈子正宋朝·刘挚桃花飘泊万红英,独佩诗囊傍水行。二月东风撩霰雪,峭寒天气作清明。病怀敢有贤劳叹,壮志徒因节物惊。樽酒喜亲陶靖节,经帏仍近董先生。
  • 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六十八宋朝·释月涧大庾岭头,高安滩头。下尽手脚,结尽冤雠。个事何曾得彻头,祸在源头。
  • 4.《叶榆道中暮春即事明朝·左桢花满官途过眼斑,乘幽策马费跻攀。古今野寺藏云树,南北边关壮海山。蜃作水楼时出没,龙吟春雨日潺湲。晚来潋艳开天际,一半斜阳鸳浦间。
  • 5.《卜筑南园明朝·石宝偶同渔父读离骚,为卜新居选寂寥。草色近郊宜眺望,土膏邻水更肥饶。漫将心事还彭泽,敢道风流似午桥。有兴不愁诗社冷,牧歌樵唱尽容招。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