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十八

朝代:明朝|作者:方孝孺|

饮马长城窟,窟中水无多。秋风动百草,水面亦生波。

长城备外侮,室内起干戈。非关绝地脉,乃是伤人和。

不见丰水上,灵台郁嵯峨。前有《大雅》诗,后有秦民歌。

锸涂得苦水,流毒如江河。

猜您喜欢

  • 1.《次暮春韵元朝·汪天骥为爱云林绿锦苔,柴门花落昼慵开。竹床读罢南华卷,蝶梦蘧蘧枕上来。
  • 2.《偈颂一一二首·其四十六宋朝·释清远诸人未到龙门山,将道龙门在世间。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
  • 3.《题大隐处士卷元朝·刘绍足迹事深栖,潜光谢瑕垢。仰天旷高志,养素非不偶。纷吾瞰流俗,甘分依畎亩。朝与麋鹿游,循常未贻咎。务光邈千里,巢许斯尚友。岁晏不逢人,清歌时击缶。孤风怅流迈,峻节...
  • 4.《二月二日早发湖口柬韩侯并似孙广文元朝·大圭暖风初散隔江烟,黄帽催呼早发船。夜雨自添沙草色,春潮不动海鸥眠。已间花县良侯政,更爱芹宫博士贤。生齿渐繁民俗化,倦游今日是归年。
  • 5.《渚宫·其一清朝·王又旦旧迹何劳问,东风草又新。江蓠春秣马,啼鴂暮愁人。白积千秋骨,青然几夜磷。那堪听画角,肠断是西津。
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