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十三·玄文草罢坐川湄

朝代:明朝|作者:祝允明|

玄文草罢坐川湄,川与心同清静时。此地可忘新汉事,莫将轻易与人知。

猜您喜欢

  • 1.《玉楼春·琼酥酒面风吹醒宋朝·晏几道 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小颦微笑尽妖绕,浅注轻匀长淡净。 手挼梅蕊寻香径。正是佳期期未定。春来还为个般愁,瘦损宫腰罗带剩。
  • 2.《依韵奉和(四首)明朝·祝允明栖凤须当碧玉枝,秋娘偏爱少年时。兰香慕俊寻张硕,桃叶怜才事献之。
  • 3.《和李三洲一首明朝·王渐逵七月林亭初送暑,经秋荷渚尚馀花。子猷兴好还堪过,崔灏诗成不用加。灯火楼台悲管吹,茑萝门外少尘沙。清时乐事如相待,不见城南奏暮笳。
  • 4.《和马侍读先生长至日习仪二首·其二明朝·石宝蓬莱面面列神仙,伐鼓鸣鞘亦陛前。阳道且看明日长,太平何让古人先。清閒福自君王赐,疏拙材惟座主怜。荏苒不知时欲过,相逢还愧问青年。
  • 5.《赠衣行明朝·李麟友梅溪野士尝衣褐,冬亦不加夏不脱。已经寒暑六七年,领缘不完襟百结。沈郎敦友无亲疏,赠我匹练五丈馀。制以为衣见宾客,举止觉与常时殊。乡人重衣不重德,谈笑从今壮颜色。
祝允明的诗词曲代表作

祝允明(1461年1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骨烂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