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延陵文定公孙仁冠弁窃喜为诗亦以遗之

朝代:明朝|作者:祝允明|

四海吴夫子,成人见冢孙。礼应先雀弁,欢满及龙门。

紫鷟非家瑞,芳兰是国根。便看瑚琏就,触目有师存。

猜您喜欢

  • 1.《琼枝菜明朝·王佐(汝学)忆昔为群儿,手弄琼枝菜。唤作白珊瑚,相持助王恺。或持枯木枝,唤作铁如意。欲击而碎之,争雄以为戏。栖迟今白首,逢人话年少。冰盘嚼水晶,坐对琼枝笑。
  • 2.《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四明朝·王渐逵尽逃贤圣向禅求,杨简风狂更可忧。始信象门山径别,卜商流派有庄周。
  • 3.《秋日临幸秘书省因成近体诗一首赐丞相史浩以下宋朝·赵慎玉轴牙签焕宝章,簪绅侍列映秋光。宴开芳阁儒风盛,坐对蓬山逸兴长。稽古右文惭菲德,礼贤下士法前王。欲臻至治观熙洽,更罄嘉谋为赞襄。
  • 4.《折杨柳歌元朝·刘成三度入孟津,汉儿颜色少。惟有杨柳枝,不改前年好。
  • 5.《秋日閒居·其一明朝·李之标满地蓬蒿未肯除,园林秋日野烟疏。松窗漫引骚人兴,菊圃偏宜处士庐。但使杖头能载酒,何妨枕底赋閒居。年来性癖卑栖稳,懒向人前问子虚。
祝允明的诗词曲代表作

祝允明(1461年1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骨烂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