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

朝代:宋朝|作者:梅尧臣|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赖。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猜您喜欢

  • 1.《暮春山中即事元朝·华仲庸剪剪东风生晓寒,群芳摇落自愁看。牢笼诗景无神句,点检花枝有月丹。布谷催耕知雨足,杜鹃啼血怨春残。光阴代谢如弹指,短发刁骚不受冠。
  • 2.《题碧沼寺宋朝·徐伟达古寺登临不记秋,重来境物更清幽。烟笼野色穿窗日,竹引寒泉绕径流。杜阁谛观缁侣肃,莲堂时有妙音浮。老僧喜客殷勤甚,冰簟蒲团为我留。
  • 3.《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其二宋朝·释德洪老去田园可乐,秋来禾黍登场。相见鸡豚社饮,諠哗暧热溪堂。
  • 4.《咏怀十首·其九明朝·李云龙阴风厉宵旦,平陆飞海水。洪潦溢交衢,滔滔未云已。冯夷扇其波,直欲倾南纪。沙汀杳莫辨,鸿雁哀鸣起。各在沸鼎中,沦濡谁为理。凝睇向衡阳,我思玄夷使。
  • 5.《学绣塔明朝·汪砢玉胭脂水色浸浮屠,为识夷光巳沼吴。不数回文挑锦字,偶成浣帛孕明珠。柳颦丝绝安柴辟,花费针神赐属镂。果证摩登伽位上,七重宝树镇嘉郛。
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