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五

朝代:清朝|作者:纪昀|

白道飞流似建瓴,陡陀不碍浪花鸣。游人未到萧关外,谁信山泉解倒行。

猜您喜欢

  • 1.《西江月·其二·女伴秋江三首唐朝·敦煌曲子浩渺天涯无际。旅人船薄孤洲。团团明月照江楼。远望荻花风起。东去不回千万里。乘船正值高秋。此时变作望乡愁。一夜苦吟云水。
  • 2.《雨后林虑道中早行明朝·申涵光晓渡青泥坂,秋花乱马蹄。不知山寺近,渐觉远村低。万事惊鼙鼓,孤云入杖藜。苏门高卧处,为访碧峰西。
  • 3.《兰亭修禊图明朝·白圻飞觞泛水集群贤,文采风流自往年。静里披图怀胜事,一川新绿锁轻烟。
  • 4.《访樵山歌·其一明朝·何吾驺访樵山兮渡洲渚,半渡歌兮渺何许。隔江亦有芙蓉心,相望何缘得共语。
  • 5.《寒夜明朝·李以龙时节小寒过,林塘细雨来。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衰骨频欹枕,愁肠不遣杯。邻鸡无意绪,钟漏递相催。
纪昀的诗词曲代表作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