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集吴比部鸣仲宅赋得秋月

朝代:明朝|作者:谢榛|

庭草惊秋白露垂,冰轮渐觉度河迟。光临凤阙清钟断,寒入龙庭画角悲。

天际几看鸿雁影,山中又老桂花枝。共知庾亮南楼夜,曾为勋名感鬓丝。

猜您喜欢

  • 1.《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唐朝·李白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 2.《题天童寺朝元阁元朝·吉雅谟丁海内兵尘已十年,上方钟鼓独依然。史臣锡号承天宠,中使函香出御筵。山列九龙蟠紫翠,楼开五凤敞云烟。篮舆亦有登山约,拟听松风借榻眠。
  • 3.《赠别李非熊侍御明朝·申佳允姑射山人退食馀,紫微十载昼翻书。玉皇凭几浮香篆,金殿开轩曳绣裾。万里风烟西粤外,九天雨露北辰居。翩翩骢马秋声迅,明月相思客梦蘧。
  • 4.《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清朝·廖厚初聚桃洞以鸣休,依稀大古风光,梓里欢声含乐岁;借梨园而报赛,趁着小春天气,梅花香韵奏升平。
  • 5.《冬日寄家兄草堂同傅子元业师赋明朝·何巩道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分明寂寞伤心夜,却有关河旅雁声。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人。字茂秦,号四溟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