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秋涨候渡因忆李通政仲西

朝代:明朝|作者:谢榛|

万折漳河过邺城,洪涛动地几时平。沙边鹳鹤仍求饱,霜后鱼龙始见清。

遥忆君家临古渡,更堪旅思听寒声。杖藜自惜徘徊影,不逐东流寄此情。

猜您喜欢

  • 1.《行宫唐朝·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朝·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3.《咸阳王功德诗·其八元朝·吴当我田我池,粳稌黍稷。训厥士女,污俗斯革。
  • 4.《琼岛春云明朝·余学夔祥云天上拥瑶岑,缥缈絪缊接上林。光绚九重频捧日,阴连万井欲为霖。三春暖湿花枝重,九陌晴涵树色深。何必蓬瀛沧海去,从龙长想此登临。
  • 5.《西樵山中偶成明朝·李孙宸于时泛长策,眷怀在山水。自与缨绂违,幽奇恣探采。昔陟罗浮东,句曲溯仙胏。兹复西入樵,林峦洵云美。息徒野老家,数椽万山里。日落列峰高,天寒归鸟驶。看云扬妙词,听泉...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人。字茂秦,号四溟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