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茵席沟渠各所宜

朝代:明朝|作者:李舜臣|

茵席沟渠各所宜,巧耶有道得如斯。平生正不人怜受,岂有乌头变白时。

猜您喜欢

  • 1.《塞下曲唐朝·李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 2.《和孙邦求·其三宋朝·李正民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鹤驭且芸昆阆草,鸾台曾著鵔鸃冠。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 3.《赠泉州谢事五老宋朝·陆藻五老三百九十七,俱生仁祖承平时。名齐庐阜久传世,身异商山深采芝。
  • 4.《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八宋朝·释清远鳌山成道足人传,莫是从前话不圆。赖有玄沙知始末,遍身红烂在渔船。
  • 5.《浩歌行明朝·石宝春风秋月何年毕,今人古人三万日。少年不觉成壮夫,一日悲歌长六七。人人都说太平年,年去年来亦忽然。未论功名到钟鼎,须臾白日凋朱颜。君看书剑还如故,烟阁云台不知处。...
李舜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击败日寇300余条(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