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青海卧疾之作·其一唐朝·佚名数日穹庐卧疾时,百方投药力将微。惊魂漫漫迷山际,怯魄悠悠傍海涯。旋知命与浮云合,可叹身同朝露晞。男儿到此须甘分,何假含啼枕上悲!
  • 2.《次韵十一舅留别宋朝·毕仲游莫说他时招我易,须知此日别翁难。还家何似偏相忆,却检残书独自看。
  • 3.《池上宋朝·许景衡十里西城去,春风水拍堤。画船帘幕动,别殿筦弦齐。勿觉仙山远,相将醉路迷。红尘竞回首,斜日杏花西。
  • 4.《次韵二僧题永安壁上宋朝·释德洪二休书壁诗争妙,促席吟时愧不同。豪句大鲸秋驾浪,俊才细马晓追风。支筇放荡千峰里,万事收藏一笑中。约我清溪老莲社,茅茨相映小桥东。
  • 5.《登狼山宋朝·释元肇江南见山犹可惜,千里万里行不极。江北见山绝可怜,三峰两峰谩堆积。平生未识蜀道难,赖此为余双眼碧。真人仙去狼不来,突兀与江相怒射。寻诗更上最高峰,莫叹能消几緉屐。...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