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杂曲歌辞·水鼓子唐朝·不详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复下来。梦水河边秋草合,黑山峰外阵云开。
  • 2.《再寄曹明甫宋朝·李正民忆昔陵阳寓学时,登山临水共追随。并游志气青云近,投老光阴白发垂。顾我家无阿堵物,喜君门有宁馨儿。仍闻岁晚聊栖棘,愿访茅斋杜拾遗。
  • 3.《濯清元朝·张师曾浊水岂能染,亭亭风度閒。乃知君子爱,不在颜色间。
  • 4.《宋朝·蔡承禧天上玉栏花已折,人间方士术何施。
  • 5.《春兴·其五明朝·伍瑞隆水上谁家月,朝来荡未平。新莺怯孤啭,归雁喜同征。云磴纡缭绕,风萝入杳明。高斋何所有,花外几峰晴。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