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悼亡八首·其六宋朝·陆佃忽地轻红四散飞,寻常春色未应稀。东风大是无情思,吹落馀香便不归。
  • 2.《初入翰林自述明朝·王家屏生平未知学,世路方多岐。古人已不作,古道犹可追。愿言对青简,澹虑澄玄思。宇宙皆吾事,一念安可欺。譬彼机中素,皎洁防其缁。譬彼山下石,孤贞坚自持。文章乃末技,富贵...
  • 3.《渡盘江铁桥明朝·王锡衮盘江始自武浔泬,奔流万里势滐滐。两岸雄关插碧天,一线羊肠山巀嵲。浪触云流倒泻来,逆望澎湃无时辍。几载舟人登棹艰,风急沿溯心胆裂。天生英杰拯民溺,独创慈航志已决。...
  • 4.《肖梅香宋朝·张吉甫江村招得玉妃魂,化作金炉一炷云。但觉清芬暗浮动,不知碧篆已氤氲。春收东阁帘初下,梦想江湖被更熏。真似吾家雪溪上,东风一夜隔篱闻。
  • 5.《北极宫明朝·沈文旻琳宫不蔽烟霞里,都在江城方寸地。居山何用碧桃花,当门独对清溪水。中有仙宫三十六,手把芙蓉凌太虚。市边不见壶公药,架上多藏老氏书。蓬莱沧海渺何许,猿啼鹤唳千峰雨。...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