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惜黄花慢·送客吴皋宋朝·吴文英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此词饯尹梅津。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
  • 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朝·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 3.《大招春秋战国·屈原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 4.《老年三病明朝·沈周转费揩摩转减光,苦无障翳只荒荒。俯眉作字仍虚画,触鼻看书反差行。盖幅鲛绡花懵懂,隔重云母月微茫。从前了了都休说,青白甘输与阮郎。苦无聊赖坐新聋,终日腾腾兀兀中。...
  • 5.《饮酒二首·其二明朝·王淑民爱此称醉翁,嗤彼称醒老。咄哉尘世人,谁识醉乡道。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