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潮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
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故乡杏花唐朝·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 2.《群仙图元朝·叶兰蓬莱高高有神仙,云崖石磴难跻攀。仙踪缥缈不可觅,喜兹一见画图间。霞衣灿烂二三老,皓首庞眉颜色好。水边引鹤看碧桃,洞口呼童扫瑶草。尔翁心醉亦忘然,醉来棋著乐壶天。...
  • 3.《月儿弯元朝·张观光则俺那生忿忤逆的丑生。有人向中都曾见。伴着火泼男也那泼女。茶房也那酒肆。在那瓦市
  • 4.《贺寿并婚联清朝·廖厚初射鹿高才穿雀眼;生花彩笔划蛾眉。
  • 5.《咏怀十首·其五明朝·李云龙清晨戒我车,意欲远游行。出门四顾望,但见浮云生。荆棘周道傍,豺虎正纵横。平林有铩翮,朱凤戢其形。为害苟不顾,何以保令名。改辙理方舟,去去俟河清。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