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猜您喜欢

  • 1.《蝶恋花·河中作宋朝·赵鼎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 2.《分韵元朝·田衍冠袍裹身厌拘束,惜春只觉光阴蹙。雪融波面绿痕添,风著花枝乱红簌。杜陵才子本茅屋,十年省署叨粟肉。捡芝番香白昼晴,时寻胜友相追逐。毛君古丈夫,内翰五车读。元子真英...
  • 3.《南乡子·勉强赠行装宋朝·贺怜怜勉强赠行装。愿尔长驱扫夏凉。威镇雷霆传号令,轩昂。万里封侯相自当。功绩载旂常。恩宠朝端谁比方。衣锦归来携两袖,天香。散作春风满洛阳。
  • 4.《次韵郑明德题画元朝·释妙声披图浑似武夷山,坐我青溪九曲间。万顷白云迷草阁,一双玄鹤守松关。西峰隐者时相过,东海仙翁去不还。霜后橘林金错落,雨馀苔石锦斑斓。登高体物犹能赋,傍险诛茅亦可攀。...
  • 5.《登钵盂山明朝·伍瑞隆山色钵盂巅,登临落日前。岭回天宇阔,风定海云悬。有意山俱妙,无营地自偏。倘因避烦鞅,长咏桂丛篇。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