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刺长吏也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
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
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
岂将人力定天灾。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猜您喜欢

  • 1.《移舟泊通济亭宋朝·彭汝砺隔溪杨柳绿毵毵,晚色迟迟认夕岚。细细乱山浑不见,渔灯数点照沙南。
  • 2.《凤箫词明朝·伍瑞隆佳人卷幔临秋风,欲学吹箫淩碧空。敛态双蛾柳波绿,含羞满面莲花红。魂销宋玉应墙上,肠断陈思是梦中。向晚相留斗芳草,紫薇窗下数芙蓉。
  • 3.《赠汪伯耳·其二明朝·李云龙去国八千里,离家十六年。身馀片舌在,诗有万人传。啸咏能终日,升沉莫问天。独怜行乐处,不在五湖船。
  • 4.《麻姑峰明朝·李云龙孤飘插云汉,秀色凌朝霞。安知洞府里,不有蔡经家。
  • 5.《秋蕊香·落叶明朝·邵梅芳门外秋声不绝,簌簌空阶吹彻。寒枝影乱鸦啼歇,满院清霜斜月。和风带雨难分别,还凄切。绮窗敲处灯明灭,梦醒三更时节。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