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刺长吏也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
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
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
岂将人力定天灾。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猜您喜欢

  • 1.《鹧鸪词唐朝·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 2.《梦洞庭清朝·释敬安昨夜汲洞庭,君山青入瓶。倒之煮团月,还以浴繁星。一鹤从受戒,群龙来听经。何人忽吹笛,使我松间醒。
  • 3.《和君时弟有感宋朝·彭汝砺鬓发非蓬草,秋来亦自衰。简书公迫促,岁月细推移。见客簪裳懒,登楼杖履迟。故园松菊在,归计定何时。
  • 4.《贵池舟中中秋夜月·其一明朝·李孙宸未秋先已期今夕,今夕清光岂等閒。野旷始知秋有色,人閒偏觉月相关。云边几字鸿声度,雾里一灯渔艇还。景物总供良夜赏,莫将留滞怨江山。
  • 5.《赠湖州康半刺·其四明朝·沈守正口碑无日可销沉,岘首山高霅水深。笑杀襄阳邹从事,秪将姓字寄登临。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