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酒泉子·云散更深五代·冯延巳云散更深,堂上孤灯阶下月。早梅香,残雪白,夜沉沉。阑边偷唱系瑶簪,前事总堪惆怅。寒风生,罗衣薄,万般心。
  • 2.《酬海公即次元韵宋朝·沈辽早游诸方见佛祖,若能开口便相许。长爱当时王老师,不开粗言反细语。大道逍遥本不遐,青天万里孤鸿举。比来多病卧环堵,低头不茹亦不吐。上座何为相示来,龙驹岂烦伯乐顾。...
  • 3.《送邓春宇年丈尹清流明朝·王弘诲握手都门意气真,才高岂合叹沉沦。黄金莫恋燕台旧,墨绶应誇汉宠新。花里鸣弦千嶂色,山间飞舄万家春。此乡风土休嫌薄,好作清流第一人。
  • 4.《复次元韵宋朝·释德洪君家庐岳苍崖颠,睡足茗碗浮轻圜。十年不归空蕙帐,夜鹤哀怨惊晓猿。朅来湘尾寄城寺,夏簟清凉便昼眠。扣门剥啄谁过我,上腾火色仍鸢肩。轩然辩论杂今古,不觉前席心旌悬。...
  • 5.《饯陈中山元朝·理伯容沙羡一樽酒,别我同年兄。同清更同苦,春晓都门行。南楼又相识,即别难为情。浩浩长江流,忍听阳关声。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