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诗十首·和古社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猜您喜欢

  • 1.《咸通初洛中谣·其一唐朝·佚名勿鸡言,送汝树上去。勿鸭言,送汝水中去。
  • 2.《衮遍明朝·王錂文章豹雾藏。文章豹雾藏。羽翼鹏抟上。乌帽宫袍喜气如春盎。不负萤窗十年相傍。浑一似趁龙门逐桃花浪。生
  • 3.《壁上小景元朝·张仲深半林斜日带晴霞,仿佛柴桑处士家。千里田园归未得,只疑此地有黄花。
  • 4.《思归清朝·方仁渊残腊巳将尽,蹉跎胡不归。瓮头春酒熟,墙角野梅肥。门巷依然昔,田园未尽非。遥知小儿女,镇日候柴扉。
  • 5.《感怀三首·其三明朝·叶太叔马蹄何必踏京尘,但得烟霞好结邻。门外岂宜停皂盖,鸥边绝称戴纶巾。齿牙昔日空相借,面目多年只受嗔。可有千秋在岩谷,不因避世漫藏身。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