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猜您喜欢

  • 1.《似娘儿明朝·王錂末扮景差引众上:衔命出彤庭。为二姓契合朱陈。佳人才子由来称。赤绳系足。朱楼合卺。不须白雪窥臣。
  • 2.《使辽作十四首·其十四宋朝·刘跂日觉筋骸耗,中宵惨未宁。厌看山濯濯,快见柏青青。记里无官堠,更衣有短亭。心惊此何地,生死一流萍。
  • 3.《新僧堂宋朝·释月涧荐福重开地狱门,要从衲子结生冤。若还将胁沾他席,热铁烧身又一番。
  • 4.《卜算子明朝·朱鼎老旦上:边戍几经年。四序频迁变。穷愁堆积在眉端。早夜难消遣。旦上:槁砧今何在。山上更安山。新愁旧恨两萦牵。人去何时返。
  • 5.《尾声明朝·汪廷讷溪山正喜逢新霁。小生老旦:对酒当歌订赏期。生指小生老旦才子佳人际会奇。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