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墓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
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

猜您喜欢

  • 1.《五更转·其一·警世二首唐朝·敦煌曲子一更初。少年光景暂时无。一世之间何足度。谁知四大是空虚。人皆恒作千年调。谓将不死镇安居。有钱不解修功德。沽酒买肉事凶粗。终日贪生不觉老。鬓边白发实难除。面上红颜...
  • 2.《题三笑图元朝·王璋白社风流二士俱,过溪沽酒总缘渠。偶然一笑初无意,又落人间作画图。
  • 3.《投孔原夫十六韵元朝·李昱柱下周时史,儒中孔圣孙。及今官愈重,稽古道犹存。吴越封疆阔,东南节制尊。绣衣裨日月,霜笔赞乾坤。八咏楼增伟,双溪水不浑。吏曹愁执法,民庶喜沾恩。白鹭车重到,青骢...
  • 4.《送张德常之松江府判官元朝·徐士茂喜闻张别驾,听鹤到华亭。屡试匡时策,犹传教子经。篆香凝燕寝,书舫泊鸥汀。遥忆题诗处,青山绕郡厅。
  • 5.《答问颂五首·其一宋朝·释守卓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